寻衅“防沉迷体系”,栽了
□ 本报记者 罗莎莎 □ 本报通讯员 吴劲松 施蓓蓓 一到暑假,怎么让回归的“神兽们”少玩游戏成为不少家长头疼的问题。为维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,2021年国家出台了可谓“史上最严”的未成年人防沉迷处理规则,相关游戏运营企业也从技能层面设置了“网络游戏防沉迷体系”(以下简称“防沉迷体系”)。 但一些不法分子无视“防沉迷体系”,经过不合法手段,大举向未成年人租售网络游戏账号,并供给代刷人脸认证等“一条龙”服务从中不合法牟利,形成了面向未成年人的网络游戏黑灰“工业链”。\n 在“净网2022”专项举动中,江苏省泰州市公安局海陵分局历经4个多月细致侦办,成功摧毁了一个侵略公民个人信息违法团伙,捕获田某、刘某、刘某某、邓某和崔某5名违法嫌疑人。 网上租售游戏账号有奇怪 2021年9月底,海陵分局网安大队联合城南派出所侦办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发现,有人在网络上打“广告”,公开租售网络游戏账号。很快,泰州当地人李某进入警方视野。 “网络游戏账号一般都需求绑定公民个人身份信息,已然要在网上租售,阐明李某手中至少把握了必定数量的游戏账号和公民个人身份信息。”海陵分局网安大队民警徐广军说。 警方在李某家中将其捕获。经查,虽然李某手上把握着一些游戏账号和公民个人身份信息,但据其告知是从他人手上花钱租售,是个二道贩子。“李某购买后再易手租售,从中赚取差价,他背面必定隐藏着一个侵略公民个人信息的违法团伙。”徐广军说。 为完成全链条冲击,警方以李某为头绪,寻线追击。经查,该团伙经过网络勾连,分工清晰。其间,经过不合法手段获取公民个人信息,并运用公民个人信息大举注册网络游戏账号,有的经过不合法手段获取公民身份相片,有的运用技能制造人脸动态视频,供给刷脸认证,避开了工作监管。 终究,历经4个多月细致侦办,警方曲折江苏、江西、浙江、重庆等地,查清了该违法团伙的头绪。侦办人员先后在重庆等地将田某、刘某、刘某某、邓某、崔某5名违法嫌疑人捕获,抄获作案电脑5台、手机20部。 违法嫌疑人多为“00后” 经审问,田某等违法嫌疑人对侵略公民个人信息的违法事实供认不讳。警方查明,该团伙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内先后不合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200余万条、不合法获利50余万元。 2021年8月30日,“史上最严”的防沉迷方针施行后,在规则约束的时间段外,被认证为未成年人的玩家均无法玩游戏,这一方针却让田某等人发现了“商机”。 经查,违法嫌疑人田某等人大多为“00后”。他们傍边多数人自身便是网络游戏资深玩家。其间,现年18岁的刘某还系某工作技能学院的在校学生。该团伙由田某和刘某担任经过网络不合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,后发送至刘某某和邓某处,由邓某将居民身份证相片信息交由下线崔某制造动态人脸视频。随后,该团伙再很多注册游戏账号进行租售、代刷脸认证,从中牟利。 据警方介绍,该团伙依据游戏难易程度,以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的价格出售网络游戏账号或以每小时2元到20元不等的价格租借。而租买账号的,大部分都是受“防沉迷体系”约束无法随意打游戏的未成年人。 严打源头监管仍需完善 正是像该团伙这样的行为,让未成年人运用租买的游戏账号,能够不受约束地玩网络游戏,导致“防沉迷体系”形同虚设。无疑,就热衷于玩网络游戏的未成年人而言,这是一个巨大的“商场”。 办案民警介绍,此类案子触及黑灰工业规模广,各类违法链条交错,依据核对难度大。这类案子一般情况下,违法嫌疑人之间会运用较为荫蔽的沟通方法,以躲避监管,公安机关难以第一时间把握头绪,给侦办带来必定难度。 其次,违法嫌疑人所把握公民个人信息数据都是在重复租售,过手速度快,怎么理清这些头绪好不容易。一起,不合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、制造动态人脸辨认视频等黑灰工业链以“满意商场需求”层出不穷,屡打不止,怎么进一步打深打透需求更多合力。 “租售游戏账号给未成年人运用牟利的行为,严峻侵略公民个人信息安全,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。公安机关除了要从源头上继续施行严厉冲击外,相关工作主管部门和游戏运营商还要从多层面进一步完善监管办法,决不能给违法违法嫌疑人以任何待机而动。”徐广军说。 现在,田某等5名违法嫌疑人因涉嫌侵略公民个人信息罪,已被警方依法采纳刑事强制办法,违法行为人李某被依法判决行政处罚,案子正在进一步处理中。 【修改:房家梁】